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推薦新聞Info
-
>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三)
>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二)
>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一)
>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三)
>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二)
>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一)
> 接觸角遲滯時氣~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過程的影響——結果分析、結論
> 接觸角遲滯時氣~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過程的影響——理論模型及計算方法
> 接觸角遲滯時氣~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過程的影響——引言
> 316L不銹鋼粉末電子束熔化成形的熔合機制的研究(二)
基于界面張力弛豫法考察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的界面擴張流變性質(一)
來源: 《天津工業大學學報》 瀏覽 185 次 發布時間:2024-12-09
摘要:為深入分析表面活性劑在流體界面上的吸附機制,利用界面張力弛豫方法,研究2-羥基-3-辛基-5-癸基苯磺酸鈉(C8C10)和2-羥基-3-癸基-5-辛基苯磺酸鈉(C10C8)在空氣-水表面和癸烷-水界面上的擴張流變性質,考察羥基鄰位烷基鏈長度變化對分子界面行為的影響,獲得表面活性劑結構對極限擴張彈性、擴張黏性最大峰值以及相關特征頻率的濃度依賴性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分子中羥基鄰位的長鏈烷基傾向于沿界面伸展,表現出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對于表面吸附膜,界面分子重排的慢過程控制膜性能,羥基鄰位烷基鏈長越大,膜強度越大,C10C8極限擴張彈性高達178 mN/m,擴張黏性最大值約62 mN/m;對于界面吸附膜,擴散-交換過程控制膜性質,鄰位長鏈烷基的影響變小。
前言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表面活性劑,主要包括烷基羧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苯磺酸鹽、石油磺酸鹽和木質素磺酸鹽等。其中,烷基苯磺酸鹽的特點是能產生低的表面張力和油水界面張力,具有較強的去污、起泡和乳化能力,廣泛用于洗滌劑、印染助劑、染色分散劑、塑料乳化劑等領域,還可用于三次采油、涂料、纖維等工業生產過程。
迄今為止,對不同烷基取代及支鏈化結構的烷基苯磺酸鈉的合成和性能關系的研究已相當深入,而對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的研究則較少。在苯環上引入羥基,一方面能增加表面活性劑的親水性,對其潤濕、滲透等性能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當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分子吸附到界面上時,苯環上的磺酸基和羥基均傾向于與水分子作用,對烷基苯磺酸鹽分子具有“定位”作用,能夠增強吸附膜的強度,有利于泡沫和乳狀液的穩定性。因此,研究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在流體界面上的行為,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前景。
表面活性劑在流體界面上形成的吸附膜是存在擴散-交換過程的動態膜,對分子界面行為和膜強度的研究難度較大。界面擴張流變是目前研究吸附膜的最為有效的手段。通過界面擴張流變參數,可以獲得界面上分子排布特征、分子間相互作用和界面聚集體的信息。Wu等利用周期振蕩法考察了2-羥基-3,5-長鏈烷基苯磺酸鈉的界面動態擴張模量,發現界面上分子重排導致了動態模量出現極值現象。同時,苯環上多親水基的“定位”作用,使得取代烷基間發生纏繞等作用,界面膜強度明顯增強,模量數值遠高于普通烷基苯磺酸鹽。
周期振蕩法雖然是目前研究界面膜流變性質的主要實驗方法,但受限于當前的儀器條件,工作頻率較低,一般不高于1 Hz。而表面活性劑分子的擴散-交換、界面上單分子的取向變化等過程的特征弛豫時間較快,大于1 Hz,這就導致周期振蕩法獲得的信息有限。界面張力弛豫法是擴張流變研究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對界面張力的衰減曲線進行多指數擬合,計算得到不同頻率下的擴張流變參數,能夠從理論上獲得擴張彈性和黏性的全頻率譜,是周期振蕩法的有效補充。
本文利用界面張力弛豫法,考察不同結構的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鹽的界面擴張流變性質,獲得分子在界面上的微觀行為的信息,以期對烷基苯磺酸鹽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應用起到指導作用。
1實驗部分
1.1實驗樣品及試劑
2-羥基-3-辛基-5-癸基苯磺酸鈉(C8C10OHphSO3Na)、2-羥基-3-癸基-5-辛基苯磺酸鈉(C10C8OHphSO3Na),均為實驗室自制,純度大于99%,臨界膠束濃度分別為3.35×10-6mol/L和1.35×10-6mol/L,分子結構如圖1所示;正癸烷,分析純,天津博迪化學有限公司產品;實驗用水為經重蒸后的去離子水,電阻率≥18 MΩ·cm。
圖1羥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鈉的結構式及縮寫
1.2實驗方法
采用界面擴張流變儀進行實驗。待體系完全達到平衡之后,通過對懸掛氣泡/液滴的突然擾動,利用滴外形分析方法測定表/界面張力響應,進行表面/界面張力弛豫實驗。擾動幅度為15%,擾動時間為1 s。實驗溫度控制在(30.0±0.5)℃。水相為用二次蒸餾水配制的不同濃度C8C10和C10C8溶液,油相為正癸烷。
1.3數據處理
界面張力弛豫實驗是通過對瞬間形變后的界面張力(γ)躍遷對時間(t)的衰減曲線進行Fourier變換(FT)得到界面擴張流變參數的方法。對于一個存在多種弛豫過程的實際體系,由于弛豫過程具有可加和性,因此,衰減曲線可以用多指數方程的和來表示:
式中:τi為第i個過程的特征頻率;Δγi為第i個過程界面張力的貢獻;n為總過程的個數。
對于一個幅度為ΔA的瞬間界面形變過程,在形變停止后,在一定頻率(ω)下擴張頻率模量(ε)的數值可以通過對界面張力衰減曲線的Fourier變換得到,如式(2)所示:
將式(1)帶入式(2),變形可得不同頻率條件下的界面擴張彈性(εd)和擴張黏性(εi)的計算公式為: